-
系统性国史
-
各朝代灭亡原因
中国(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灭亡的原因简单总结。 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 -
900字中华简史
一、总纲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暴收。 汉末三分归入晋,朝称南北阻江流。 隋开天下遭唐灭,五代十国战乱稠。 宋统中州元虏代,明清过后帝王休。 二、三皇五帝 伏羲渔畜八卦传,燧人取火去腥膻。 神农辨药播五谷,黄帝分州制 -
明清奇案
明末三大奇案 明末三大奇案是指发生在明朝万历末年的、彼此相关的三个宫廷案件,即“梃击”、“红丸”、“移宫”三案。 1、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晚间,有个手持枣木棒的汉子,悄悄闯进了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并用木棍将守卫宫门的人打伤,又闯入前殿的屋檐下,被擒获。这就是所谓梃击案。谋杀者据说是名疯子,受人指使,欲加害皇太子 -
中国历代皇帝年表
读史小编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注:1,本文系根据中国官方历史资料整理而成。对于中国的历史,目前是有争议的,按照西方的考古计史,只承认中国从商朝后期开始,之前是否有国家存在,是存疑的。2,夏、商诸王在位与否及年限有诸多争议,本文仅供参考。 一、上古时代 (没有权威的在位时间记录) 1、炎帝 神农氏 2、黄帝 轩辕氏 3、少昊 金天氏 4、颛顼 高阳 -
为啥中国叫中国
上学时曾问老师:“为什么中国叫中国?”先生愕然,曰:“你这孩子,中国就叫中国,就好比人的名字,只是称谓而已。” 后来又请教大学教授,其多数曰:“因华夏文明形成于中原腹地,故名中国”,也有人说:“先祖有天圆地方之说,以为华夏处在大地中央,因而得名”。 面对上述解释,余总觉含糊。后来长大,查阅大量史料方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陕西鸡贾村出土之三千 -
三皇五帝年表
注:由于年代久远,表中各项资料只是学者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得出的大致结果,可能存在模糊及不准确处,有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加以补正。 点击查看:中国历代皇帝年表 概说 1、燧人氏时代(前1.5万年—前7724年) -
各省人血统来源
1.河北、京津:多为中原汉族与契丹、女真人混血后裔。明代朱棣曾从安徽调遣数万士兵驻守天津卫,因而天津大部分居民又糅合了安徽人血统。 2.东北:多为齐鲁汉族与鲜卑、室韦、契丹、女真混血后裔,其中东北的朝鲜族人有高丽血统、满族为女真人后裔、达斡尔族为契丹族直系后裔、赫哲族为古靺鞨人直系后裔。 3.内蒙古:多为蒙古人与汉人,外蒙 -
中华古代哲学史
先秦哲学 人物 思想 孔子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周礼 仁学: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 -
中国皇帝大全
秦朝<咸阳> 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 -
五胡南北朝脉络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顺序如图: 想要理清顺序,并不困难。 我来详细解说一下,记住标蓝的字体就行了: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撕胯大战开始了,这就是魏、蜀、吴。 结果大家都知道,曹操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的摸,赢了。 这就是魏。 结果魏国被大臣司马昭和他的儿子司马炎给干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篡 -
十句话写尽中华史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 -
中华简史
我们一般说中华文化五千年,其实它真的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是离现在4200年。现在是公元21世纪,那个是公元前21世纪,等于一张纸对折一下,我们公元后21世纪,那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文化跨入了成熟文明的门槛。 那么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这种文化必须有文字。 -
中国历史上7大遗憾
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不但表现在时间的跨度长,而且表现在内涵的丰富多彩。从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遗留物品和由典籍记载流传下来的事件中,我们都可强烈地感觉到这种文化内涵的震撼力 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失落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和最珍贵的一块宝玉石。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块玉石能珍贵到与它相提并论。 历史上对和氏璧的材质有各种猜测 -
中华兵器史
壹:石兵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的石兵 原始人类,工兵不分,石器就是石兵,用作生产生活工具就是石器,用作格斗就是石兵。当时的代表,是周口店“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二、新石器时代的石兵 新石器时代的石兵,人工磨制精良,兵器平泽锐利,与现代石器相比也毫不逊色,且种类丰富,涵盖石刀、石刃、石刺刀、石匕首、石枪、石矛头、石镞、石戈、石棒、石斧、石圭、石镰刀、石锛、石铲等 -
历史轮回事件
一、冥冥中的800年一轮回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齐名的盛世: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明朝的“仁宣之治”。而令人称奇的是,几次太平盛世的时间间隔都约是800年。 首先是周朝的成康之治,公元前1020年-前996年。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然后是汉 -
中国历史千句文
1.混沌开天 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2.人猿揖别 浩瀚宇宙,银河苍茫。地球生命,雨露阳光。斗转星移,天行有常。大陆漂移,七洲四洋。四时更替,寒来暑 -
谁代表中国性格
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诗书礼易、唐诗宋词、高宗孝武、仓颉玄奘、解县关云长、武穆岳飞...... 不过,中国也是夏桀殷纣、赵高秦桧、酷吏来俊臣、阉竖魏忠贤;口蜜腹剑李林甫、焚书坑儒秦始皇;还有专食人肝赵思绾、屠尽四川张献忠、扶不起的刘阿斗、贪不完的清和珅,跳梁小丑袁世凯、虎头蛇尾汪精卫...... 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惟一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 诞生于两河流域的 -
中国书法史
中国书法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汉族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 -
李零谈什么是中国
来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据李零教授演讲实录整理 中国古代看山水的时候,有一种“阴阳”的概念。我们看这张世界地图,注意一下中国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的旧大陆(整个欧亚大陆)就是中国所处的位置。从非洲撒哈拉沙漠起向东有一条干旱带,都是非常干旱的地方,由于中国西部的高原,所以干旱带是这样分布的。我们是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按古代的说法,我们处于阳面,他们( -
八大饭局
1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 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 项伯为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 -
图解三国
-
中华名将
01,一鼓作气战长勺 02,白发微服过昭关 03,黄金台上封上将 04,即墨城下火牛舞 05,马陵道上万箭亡 06,窃符杀将为救赵 07,九伐中原空劳劬 08,细柳营前阻御驾 09,白衣渡江袭荆州 10,唱筹量沙济水畔 11,赤膊裸衣战潼关 12,长平坑戮四十万 13,敌酋已落酒尚温 14,长板桥头水 -
武庙武将
本文精选自《知中•孙子兵法指南书》,读史系授权发布 唐朝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玄宗皇帝始设“太公尚父庙”,在此供奉周朝开国名臣吕尚(姜子牙);随后又从历代名将中选出十位佼佼者配享,称之为“十哲”。 29年后,也就是公元760年,此时唐帝国正处于“安史之乱”中,玄宗之子肃宗,为激发军民的尚武精神,将吕尚尊封为“武成王”,与“文宣王”孔子享同等级别的祭礼 -
中华文化历史雄文
1、混沌开天 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2、人猿揖别 浩瀚宇宙,银河苍茫。地球生命,雨露阳光。斗转星移,天行有常。大陆漂移,七洲四洋。四时 -
北京十三陵
北京十三陵,由明朝皇帝的十三个陵组成。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被复辟的英宗赶下皇位的代宗朱祁钰(葬在北京西山景泰陵)以外,共十三位,都是葬在这里的。方圆45公里的陵区内,可谓浓缩了整部明史的风云。 历史其实并不高深,只是我们没有看到他风趣的一面。关于十三陵,很多人并不太了解这浓缩了整部明史的地方。 -
搞笑版中国简史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共工说:我撞; 神农说:我尝; 精卫说:我填; 夸父说:我追; 后羿说:我射; 嫦娥说:没射着! 黄帝说:我们做什么; 尧说:我让; 舜说:我也让; 禹说:咱爷们怎么办? 启说:让他们球! 桀说:好玩; 汤说:造反有理了! 夏亡了…… -
历朝首都
【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 『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尧』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 阳翟(今河南禹州)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斟鄩 -
历代疆域
1.夏朝 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上古以降,几经变迁,先民们以洛阳为中心的华夏集团和以曲阜为中心的东夷集团推动着历史的进程缓缓而来。可以肯定,及至夏朝,统治区域基本包括今湖北北部,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全境,以及晋、京、津、苏、陕的一部分。 在那个时代,210万,已经是个不可小觑的数字。夏朝后期都城斟灌、帝丘、老丘、西河等都在上述地区。其势所及南至江汉北,东近淮泗。